近日,js555888金沙高分子学院薛善锋教授团队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《Chemical Science》上(自然指数期刊,中科院JCR/TOP一区)发表了题为“Improving Electron Transportation and Operational Lifetime of Full 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Through “Weak hydrogen bonding cage” Structure”的研究成果。高分子学院博士研究生周华艺为第一作者,薛善锋教授为通讯作者,js555888金沙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。
高效和稳定性是评价有机电致发光器件(OLED)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,而作为OLED结构中关键材料之一的电子传输材料,对OLED效能和稳定性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被认为是严重制约发光材料效能发挥和OLED性能提升的最关键因素之一。然而,由于共轭有机分子的电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有利于空穴传输,电子迁移率通常都很低,使得从两电极注入的电子和空穴传输到发光层中的比例极不匹配,严重损害电致发光效率和器件稳定性。
基于此,该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电子传输材料(PICN和PINH),以具有丰富C-H···π相互作用的菲并咪唑为骨架,通过引入不同性质的侧基,有效地调整了两种材料的分子排列方式。单晶结构表明,PICN的多分子间形成了以N原子为圆心,C-H···N为半径的“氢键笼”结构。这种结构是长程有序的,它有效地拉近了多维空间中分子间的距离,使分子间获得了更为紧密的堆积模式,表现出更高的电子迁移率(1.52×10-4cm2/(V·s))。进一步以PICN作为电子传输层应用到了蓝光FOLED、绿光和红光PhOLEDs全色器件中,实现了7.7%、17.1%和21.9%的最大外量子效率(EQEmax)和1000 cd/cm2亮度下330 h、630 h和630 h的器件寿命(未封装条件下)。更重要的是,该结果优于已商业化使用的经典ETM-TPBi为传输层的器件,尤其是器件高亮度下的寿命,是TPBi基器件的4-20倍,展现出PICN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。这一成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“氢键笼”结构提高电子迁移率的分子设计思想,为实现高效和稳定性OLED提供了新分子结构和可行新策略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39/D4SC00496E
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山东省泰山学者人才工程、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建设项目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、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js555888金沙研究生自主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。